體虛感冒是中醫的病證名稱,是以反復發作,纏綿難愈為特點的臨牀常見疾病,主要見於體弱之小兒和婦女、老人,以及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。 所謂“體虛感冒”是指患者在感冒時伴有某些“正氣虛弱”的表現。 氣虛感冒患者平時少氣懶言、四肢倦怠,感冒時覺得渾身沒有力氣,伴有惡寒、發熱或自覺發熱,而體温不高、無汗或自汗、頭痛頭暈、咳嗽、咯痰無力、適邊有齒痕等症狀。治療的時候應益氣解表,扶正祛邪。可用中成藥參蘇丸治療,水丸,每次6~9克,每日3次。血虛感冒患者平時有頭暈眼花、脣無血色、心悸多夢、指甲發白等症狀,感冒時伴有發熱、頭痛、無汗或少汗、咳嗽等症狀。 陽虛感冒患者平素就怕冷、怕風,感冒時怕冷、怕風更為明顯一些。感冒時伴有輕度發熱或不發熱、頭身疼痛、骨節酸夢、頭暈目眩、面色淡白、噴嚏流涕、咳嗽痰稀而白等症狀。治宜扶陽解表,散寒祛邪。可用桂枝6克、防風9克,水煎取汁飲服,每日1劑,分2次服。感冒痊癒後,可遵醫囑服桂附地黃丸以調理體質,大蜜丸,每次1丸,每日1次。平時應注意避風寒,多吃羊肉、牛肉等温熱的食物,以補陽氣。可配合點按關元穴(肚臍直下四橫指處),每次5分鐘,每日2次。注意:感冒發熱期間不宜服用桂附地黃丸;陰虛內熱的人也不宜服用桂附地黃丸。 陰虛感冒患者平時有煩躁怕熱、手足心熱、盜汗、失眠等表現,感冒時伴有汗少、咳嗽、痰稠難咯或痰中帶血、大便乾等症狀。治宜滋陰解表,疏風宣肺。可用葱豉湯治療:葱白、淡豆豉各9克,薄荷6克,水煎取汁,每日1劑,分2次服下。感冒痊癒後,可遵醫囑服用中成藥六味地黃丸來調理陰虛體質,水丸,每次6克,每日1次,連續2周。平時可多吃滋陰食物,如枸杞、鴨肉、百合、銀耳等,忌食辛辣肥甘之品。 痊癒後的體虛感冒患者,為了恢復身體的“正氣”,提高抗病能力,防止再次發生感冒,需使用一些具有補益脾肺之氣功效的中藥或藥膳加以調理,一般應堅持調理1—3周。 |
|
來自: 嚨駘頭 > 《體虛感冒、反覆感冒、老人感冒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