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大詩人李白結婚了沒? 答案:廢話,當然結婚了,而且不止一次。 看到這裏有人説了,婚姻不在次數多,而在於精,得看你娶的是什麼人家的女孩,什麼樣的學歷,什麼樣的品貌,最主要的是什麼家世地位。 門不當,户不對,那不算! 答案:妥妥的白富美(2個宰相的孫女)。 公元727年,27歲的李白從四川出發,沿着崎嶇上路來到經濟、消費水平極高的揚州。 本就好酒好客的李白很快就迷失在揚州的各大酒館。 隨身攜帶的十萬現金鈔票沒用多久就貢獻了揚州的地方經濟。 沒錢沒熟人的李白,只能退出了五星級酒店,提着行李箱去了湖北。 那裏有他認識的孟浩然。 人家可是妥妥的富二代,找到了他也就找到了衣食住行的地方。 有了這個目標,李白沒有含糊,一張硬卧就上了高鐵。 當火車來到安陸的時候,不知道什麼原因,李白下車了,也許是安陸的風景吸引了他,也許是美酒,也許也是美女…… 總之一句話,不起眼的安陸留住了李白。 然後,讓人想不到的是,就這麼一會兒工夫,李白認識了一個人。 有人説,李白其人爽朗大方,愛飲酒作詩,喜交友,認識一個人不算什麼大事。 擱在尋常人身上的確不算,但在李白身上就算。 尋找白富美走上人生的巔峯。 這個無數男人心目中的夢想,就在安陸的火車站砸在了李白的頭上。 這個人是許圉師的後人。 許圉師是什麼,唐高宗的宰相,妥妥的牛人,即便是這個時候,這個老頭已經去世了好多年了,但絲毫不妨礙許家在安陸的地位。 按説這樣的家庭背景,不應該看上除了才華一無所有的李白。 但歷史告訴我們一個定理——有才就可以任性。 豪門大户的許氏對誰也看不上眼,唯獨對李白是青眼相加。 只用了一盞茶的功夫,就給李白定好了人生大事。 “青蓮,你是有才華的人,我們家上上下下,左左右右都很欣賞你,如今像你這樣的人不多了,我看你也做單身青年做了好多年了,今年就不要過什麼雙十一了。” “幾個意思?”一臉詫異的李白急忙問道。 “這樣的,我家有一個待字閨中的女兒,長得也不能説天仙,模樣還過得去,身段也還行,人品不用説,學歷麼勉勉強強研究生畢業,我們家的情況你也知道,彩禮什麼的也不要,房子麼也用不着買了,別墅直接拿一套去就好,車,家裏寶馬好幾輛,隨便開!” “啊……説明白點!”李白一臉懵逼。 “好,我就不兜圈子了,我想把我女兒嫁給你做老婆,你看怎麼樣?”許圉師的後人看着李白問道。 “白富美!”驚愕的李白總算反應了過來。 “這還用説麼,當然是答應了,迎接白富美,走上事業愛情的巔峯,不答應 那不是傻子麼?我叫李白,不是叫白痴!” 條件就是這個條件,你若願意,今晚就可以洞房花燭夜了! “好!”李白一口答應。 看到這裏,你也許説,李白咋這麼沒骨氣,這擺明了是找上門女婿嘛?憑李白的才華,別説是安陸的別墅、寶馬,就是長安的四合院,邁巴赫,他想買難道還買不起麼? 這話不錯,靠才華,李白説第二,絕對沒人敢説第一。 但問題的關鍵是才華也需要用科舉來證明。 沒有這樣東西,才華終究是才華,什麼“致君堯舜上,再使風俗淳。”都是白搭。 才華李白不是有麼,不錯,才華是有了,可惜沒了有考試資格,通俗點説,大詩人李白是“黑户”。 李白出生商人家庭,沒有資格參加科舉考試。能走的路子只有推薦、恩蔭等等,這些路子看着是不錯,但也不是什麼人都能推薦的,不是大咖級別的人物,推薦了也是浪費名額。 作為一個商人的兒子,這些硬性條件,不要説李白老爹沒有,就是老爹的老爹也沒有。 一個無背景、無學歷、無出身的三無人員,你想推薦,不好意思,從哪兒來,回哪兒去。 所以,與李白而言,想要實現理想,唯一的出路只有一條——獲得大咖的認可,走上出則以平交王侯,遁則以俯視巢許。的事業之路。 很明顯,許家就是這樣一個大咖。 天助自助者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。 老天總是幫助那些自己嘗試幫助自己的人(而不是那些坐吃山空,等天上掉餡餅的人)。 李白就是這樣的人。 儘管入贅有些不光彩,但怎麼説也是一隻腳踏入了士族階層的大門,只要運作得好,我的未來不是夢。 一切都合乎李白的胃口,剩下的就是老婆了。 儘管岳父對自己女兒一個勁兒的猛誇,什麼學歷高、模樣好、身段也婀娜、秉性更是温婉,但沒見到真人之前,誰知道是不是真的。 萬一這只是營銷手段呢? 但很快,李白就發現,岳父一點都沒騙他。 許姑娘的確配得上岳父口中的那些讚美之詞,除了身體單薄了些這個缺點之外,幾乎是零缺點。 最後的疑慮消除後,李白很痛快的領了結婚證。 婚後的兩人小日子過得還不錯,打情罵俏之餘,也常常開着寶馬四處旅遊,寫寫詩,喝喝酒。 這應該是李白人生最幸福的時光。 但這樣的時光只有三年。 公元730年,30歲的李白,帶着岳父的推薦信出發了,不是他想走,温柔鄉誰不想多留兩年。 但岳父不答應,這麼大一個家族,找你入贅,不是讓你吃白飯的,而是需要你光大門楣的。 坐上火車一路來了長安,拜訪岳父曾經的好朋友,朋友這東西,你説真,的確有,你説假,多得是。 李白這次就碰上了假的。 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過去,他先是在光祿卿許輔乾家等了半個多月才見到真人,好不容易見到真人了,人家不説事,轉手就將他推薦給右相張説,又等了半個多月,李白才得以與張説父子見面。 過程曲折點沒啥,有結果也好。 可惜,結果糟糕得讓人想吐。 張説父子很欣賞李白不假,但這父子二人都有一個毛病,見不得別人好。 他們不想推薦李白,可又不想別人推薦李白得了頭功,所以將李白推薦給了玉真觀。 玉真觀是玉真公主修道的別館,而玉真公主是唐玄宗同父同母的親妹妹,如果能夠在那裏見到玉真公主,那也不錯,拼才華李白根本不怕誰。 問題的關鍵在於,玉真公主根本沒露面。 後面的事情,我們都知道,第二年,玉真公主推薦了大詩人王維。 王維狀元及第,任太樂丞,從此飛黃騰達。 因為這個原因,李白與王維兩個大唐最牛叉的詩人,一輩子朋友圈都是零交流。 這是皮外話。 得不到推薦,李白只能退出長安。 想着,來日方長,機會有的是。 但現實很快啪啪啪打臉,機會不是你説有就有的,我也有脾氣的。 2年後,李白重新返回了安陸,本想籌備一下重新來過,然而現實沒給他這個機會,岳父病逝,那個最支持他的人不在了,又了幾年,那個一直深愛他的女子也跟着去了,只留下2個孩子和他相依為命。 作為入贅女婿,整整兩年,出錢又出力,你拿回來的竟是白卷。 各種風言風語開始在許家流傳,天才,什麼狗屁天才,是天才,人家還能不要你,是天才還能空手而回,我看不是人家不要你,根本是你才能不夠! 生性驕傲的李白那裏受得了這種言語,為了證明自己是貨真價實的天才,他找了荊州的地方長官韓朝宗、安州長史裴寬,一向不喜歡溜鬚拍馬的他,忍着噁心寫下了《與韓荊州書》、《上安州裴長史書》來獲得推薦,只可惜,一切都是徒勞。 沒能獲得推薦,李白便沒了繼續在許家繼續生活下去的理由。 剛剛失去了妻子的李白,只能帶着一兒一女去了山東。 曾經美好的生活,最終變成了痛苦的記憶。 第一段婚姻就此宣告結束。 沒了白富美的支持,李白在山東的日子過得並不如意。 光是一兒一女就足夠他忙得焦頭爛額,那還有什麼精力寫詩找出路。 看來家裏還是需要一個女人。 不然,再天才,也會因為家務變成了庸才。 在別人的撮合下,李白和一個叫劉氏的女子走到了一起,沒有結婚證,甚至連一場像樣的酒宴都沒有。 兩個人就同居了。 劉氏是標準的市井女人,答應與李白同居並不是因為李白多帥,也不是因為李白有多温柔,而是看到了李白的潛力。 大詩人,發個朋友圈點個贊都有好幾萬。 這樣的人不出名老天都不答應。 但很快,她就發現自己錯了,李白是有才不假,可惜那些詩並不賺錢,而且她還發現,李白還欠了一屁股外債。 所謂希望越大,失望就越大。 有了這樣的結果,婚後的日子可想而知了。 一次,李白接到了從長安送來的文書,文書的內容很明確——立刻進京。 李白很清楚,這份從長安來的文書意味着什麼。 因為在這之前,他寫了一篇《《大獵賦》希圖以“大道匡君,示物周博”,而“聖朝園池遐荒,殫窮六合”,幅員遼闊,境況與前代大不相同,誇耀本朝遠勝漢朝,並在結尾處宣講道教的玄埋,以契合玄宗當時崇尚道教的心情,贏得了這次入京的機會。 自己期望的前途要來了。 公元736年,李白買了去長安的飛機票,臨行前,他給家人留下一首詩: 白酒新熟山中歸,黃雞啄黍秋正肥。 呼童烹雞酌白酒,兒女嬉笑牽人衣。 高歌取醉欲自慰,起舞落日爭光輝。 遊説萬乘苦不早,著鞭跨馬涉遠道。 會稽愚婦輕買臣,餘亦辭家西入秦。 仰天大笑出門去,我輩豈是蓬蒿人。 劉婆子,你看到了麼,我李白生來就不是一般人,今日你我愛答不理,明天讓你高攀不起。等着看吧? 後面的結果我們都知道,得賀知章賞識推薦,李白憑半生飽學及長期對社會的觀察,在唐玄宗的面試中脱穎而出,隨即令李白供奉翰林,職務是給皇上寫詩文娛樂,陪侍皇帝左右。 此時的李白,把酒言歡,日子過得瀟灑自在。 唯一不足,這樣的日子並不長。 因為不堪做一個伴隨君王左右的文字工匠,他離開了。 返回山東的他自然得不到劉氏的理解。 除了冷嘲熱諷,基本上是不理不睬。 對此李白淡淡一笑,不合適的人,又如何能長久呢? 離婚吧! 於是,第二段婚姻迅速開頭,迅速結尾。 宛如長江的浪潮,來得快去得也快。 公元750年,已經49歲的李白再次來到了梁園,之所以説再次,只因為前幾年他來過。 那時候的他剛剛離開長安,“浮黃河”以東行,到了梁宋之地,眼看破敗的梁園景象,宛如眼前的自己。 一時傷感之下,他寫下了《梁園吟》: 我浮黃河去京闕,掛席欲進波連山。 天長水闊厭遠涉,訪古始及平台間。 平台為客憂思多,對酒遂作梁園歌。 卻憶蓬池阮公詠,因吟“淥水揚洪波”。 洪波浩蕩迷舊國,路遠西歸安可得! 人生達命豈暇愁,且飲美酒登高樓。 平頭奴子搖大扇,五月不熱疑清秋。 玉盤楊梅為君設,吳鹽如花皎白雪。 持鹽把酒但飲之,莫學夷齊事高潔。 昔人豪貴信陵君,今人耕種信陵墳。 荒城虛照碧山月,古木盡入蒼梧雲。 梁王宮闕今安在?枚馬先歸不相待。 舞影歌聲散綠池,空餘汴水東流海。 沉吟此事淚滿衣,黃金買醉未能歸。 連呼五白行六博,分曹賭酒酣馳暉。 歌且謠,意方遠。 東山高卧時起來,欲濟蒼生未應晚。 此時,他心血來潮再次來到這座傷心之地遊玩,本只是無心之舉,卻不想,這座傷心之地,竟讓他再次走上了婚姻的殿堂。 在這裏遇到宗楚客的孫女,儘管宗楚客的孫女比李白小了十幾歲,但人家小姑娘卻是一臉的崇拜。 只用了三天,兩人就迅速領取了結婚證。 閃婚的速度不亞於一場電影。 看到這裏,我們只能説,有才就是任性。 宗楚客是武則天的遠房外甥,雖説名聲不太好,但也是妥妥的實權人物——大唐宰相。 應該説,這樣的家世地位,品貌,宗楚客的孫女並不缺少吹求者。 但再多的追求者,也架不住我喜歡。 三段婚姻裏,應該説,宗楚客的孫女對李白最好,她性子温和,才華橫溢,對李白是否能出將入相並沒有太多的要求。 如果説有要求的話只有一點,那就是希望年過半百的李白能常伴自己左右,相扶到老。 如果,如果,我們的李白就此放棄自己的尋夢之路,那麼李白的結局也許是所有詩人裏最好的。 有兒有女,家業豐富,妻子温柔,自己名聲顯赫。 只可惜,這些並不是李白想要的。 心頭的夢想,宛如一把劍,時時刻刻地逼着他向前。 婚後沒多久,他選擇南下中原。 這的確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,因為在不久的將來,安胖子發動了安史之亂。 輝煌了幾十年的中原已經喪失了抵抗安胖子的能力,安胖子的大軍很快攻破潼關進入長安。 人人自危的中原,人人逃命。 李白也不例外,作為一個男人,他扛起了保護妻兒的重擔,一路上帶着家眷過河南、安徽、江蘇、浙江,最終達到了江西的廬山。 這是李白人生最值得懷念的時光,廬山生活固然是不方便,吃喝也沒那麼自由,但妻兒都在身邊。 曾經那顆枯寂的心得到了温暖。 宛如大地回春,普照萬方。 寫到這兒,請饒恕筆者再一次用如果,是非我有意為之,實則我是真的希望這次如果能成為歷史。 只是,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,歷史從來沒有如果。 因此,這段短暫而美好的時光,終究有破滅的一天。 公元756年,已經56歲的李白收到了一封邀請函。 邀請的主人叫李璘,趁着叛亂,李璘開始招兵買馬,希望大戰宏圖,打造屬於自己的企業。 這樣的公司正需要李白這樣有才氣、有膽色、有能力、有名望的骨幹加入。 李白心動了,他心裏明白這是他人生最後一次追夢的機會,錯過了,這輩子也就完了。 平心而論,三個老婆當中,三段婚姻,唯獨這段婚姻是李白一輩子最好的婚姻。 沒有世俗的偏見,沒有功名的束縛,沒有居高臨下的家世地位,有的只有兩顆相愛的心。 然而,這些依舊沒能牽住李白的心。 他不顧宗姑娘的阻攔與勸説,執意出發了。 現實與夢想的差距,並不因為你是李白而對你格外的優待。 僅僅三個月,聲勢浩大的李璘創業就以失敗告終。 除了夢想徹底破滅之外,李白還領了一張牢獄卡——系潯陽獄。 什麼封侯拜相,不過是一場不切實際的夢罷了,一旦醒來,夢終究替代不了現實。 這一刻,依舊是宗姑娘在忙碌。 這個善良的姑娘,非但沒有責備丈夫不切實際,反而寫信安慰他不可喪失生活的勇氣。 而後,典賣家當,啓用一切關係網,營救丈夫。 老頭子別怕哈,有我呢? 最終李白被法外開恩,流放夜郎。 出獄的那一刻,看着妻子斑白的鬢髮,李白眼睛濕潤了,他這一生差不多都在浪跡天涯,很少有家的感覺,這次他有了。 他知道,這種久違的感覺是眼前這個叫宗姑娘的女子給的。 人生得一此女為妻,足矣! |
|